close

sparkling wine 3.jpg 
(照片取自網路)

大家所知道的 "Champange(香檳) ",其實就是氣泡酒的其中一種
 "Champange(香檳) " 為AOC法定產區的葡萄酒
根據法律,只有在法國香檳區,選用指定的葡萄品種,根據指定的生產方法流程所釀造的氣泡酒,才可標註為 "Champange(香檳) "
只是 "Champange(香檳) " 太有名氣,容易讓人誤以為 "氣泡酒= Champange(香檳)" ,這是錯誤的觀念哊~~ 
不過也因為 "Champange(香檳)" 利用王室、貴族專用的高貴形象,並結加慶典、船隻出海等特定活動,讓人有種慶祝時就少不了 "Champange(香檳)" 的置入性觀念
漸漸地,氣泡酒 = 歡慶 ,每當要慶祝時就會先開瓶氣泡酒來暖場哊~~ 

氣泡酒,泛指以葡萄為原料,經過釀製法讓酒中含有一定數量的二氧化碳而形成氣泡
比較常見的氣泡酒為白葡萄釀製而成的「白色」
或混合白&紅/黑葡萄or葡萄汁與果皮經有限度的接觸後釀製而成的「粉紅色」
不過,在義大利和澳大利亞等國也有用紅葡萄釀造「紅色」的氣泡酒哊~~

 

 <<由來&沿革>>

 

古希臘及古羅馬人都對酒中的氣泡有過描述,但是卻無法解釋其成因。他們將氣泡的生成歸咎於月亮陰晴圓缺和神魔。

中世紀時,香檳地區出產的葡萄酒易產生氣泡也已有記錄,但卻被歸類為釀酒過錯的一類。
早期,氣泡往往會被釋放掉,以防止酒瓶在酒窖中爆炸。

英國人最早留意到香檳氣泡的迷人特徵,嘗試找出原因。
當時的葡萄酒多數是整桶的運到英國,然後當地代理才將酒裝瓶。
17世紀,英國人用高溫的煤爐燒制玻璃,相對於法國以木為燃料的鍋爐,所制的玻璃更為堅韌。加上,英國人也重新使用木塞(起源於古羅馬時期,但因古羅馬帝國的衰亡而失傳)。
法國香檳區的冬天嚴寒,存放在橡木桶中的酒,在糖分和酵母充分反應前就停止了發酵。整桶的酒運到英國後裝瓶,當氣溫升高時糖與酵母於瓶中重新開始發酵,形成氣泡。
1662年英國物理學家Christopher Merret(克里斯多福·梅雷特)將在成品酒中加入糖分至其二次發酵記錄在冊,並將現在稱作「香檳製法」的成果詳細的展示給皇家學院。
這也是已知最早解釋氣泡酒製造過程的記錄。

18世紀早期,氣泡酒產量開始增加時,酒窖工人需要穿戴鐵質的面具(類似棒球防守員面具)以免受傷。
一個瓶子的爆炸可引發其他瓶子的爆炸,酒窖損失20-90%的藏酒是很正常的。
由於當時對於發酵及二氧化碳的產生並沒有足夠的了解,所以氣泡酒被冠予了
「魔鬼酒」的名號。

 

 

 

sparkling wine 
(照片來自 "Wine Folly“ )

 <<釀製方法>>

最主要釀製氣泡酒的方法有四種

 Carbonation Method (直接加氣法)
直接注入二氧化碳來得到氣泡。並不常見,通常是用於品質較低的基本款。

 Classic Method / Traditional Method (傳統法)
在法、義、西語中又分別可以寫作Méthode Champenoise、Metodo Classico、Méthode Traditionelle
被用來製作法國香檳、西班牙卡瓦、美國氣泡酒、義大利Franciacorta氣泡酒(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倫巴底產區)等等。

 Transfer Method (轉移法)
作法接近傳統法,但除渣過程不同。

 Tank Method / Charmat Method (大槽法)
又稱Metodo Italiano、cuvée close,被用來製作普洛塞可(Prosecco)、蘭布洛斯可(Lambrusco,主要產於義大利北部的艾米利亞-羅馬涅大區)以及其它較輕盈的氣泡酒。也常用於小容量的氣泡酒(187ml之類的)。

 

sparkling wine2 
(照片由 "台灣酒研學苑" 中譯並修改流程,原來自 "Wine Folly" )

 

 <<釀製流程>>

接下來介紹最繁複的 Classic Method / Traditional Method (傳統法) 的每一個步驟,讓大家了解氣泡酒的釀製流程
至於其他釀製法無非是少了其中幾個步驟,或是某些步驟於大缸漕中完成

 

 *步驟一:BASE WINE (基酒)

 

大部分氣泡酒使用的基酒嚐起來比一般所知的靜態酒還更要酸得多,這是因為被用來釀造氣泡酒的葡萄比一般還要早採收所導致。
基酒的釀製過程類似於一般白酒,細分為以下步驟

       1. Harvesting (葡萄收成)
               首先葡萄採收的時間較早,以保留葡萄的酸度,因較高糖份的葡萄並不是氣泡酒的上選原料,所以葡萄植株的掛果數也會比較多

       2. Settling (沈澱):葡萄榨汁後倒入大缸內,以便沈澱葡萄果汁內的雜質

       3. Fermentation (發酵)
               利用葡萄汁內的酵母將糖份轉化成酒精,讓葡萄汁變成葡萄酒

       4. Drawing-Off (除渣):去除沈澱於大缸底部的酒渣
               
       5. Filtration (過濾):去除未沈澱於底部的酒渣及細小殘渣


 

 *步驟二:ADD SUGAR & YEAST (加入糖和酵母)

這是一般靜態葡萄酒和氣泡酒最大的不同之處!!!!!  ( 重點所在)
在這個步驟,額外的酵母和糖在一個密閉的環境下被添加進基酒中
Classic Method / Traditional Method (傳統法) 的密閉環境指的是750ml的葡萄酒玻璃瓶,在基酒加入額外酵母和糖後,則被分裝到玻璃瓶中

 

 *步驟三:2ND FERMENTATION (二次發酵)

玻瓶中的酵母菌把糖分解並產生二氧化碳,此為二次發酵
由於額外產生的二氧化碳無處可去,它便向容器加壓並融入葡萄酒中成為氣泡。

 

 *步驟四:AGING (熟成)

monmousseau 16.jpg 

利用酒窖全年恆溫&適當溼度的特性,來儲存葡萄酒以待熟成
在酒窖中你看到的每一處整齊劃一的酒瓶堆疊,都是純手工一瓶一瓶的堆砌而成
每一種酒到達適合飲用所需要的時間皆不同,有時即使已可飲用但刻意長時間熟成
因此每一處的酒瓶堆疊上都會有一個告示牌

 wine post.jpg 記載著開始存放的日期、堆疊了幾行幾列、酒瓶總數、及各酒窖各自的暗語

 

 *步驟五:RIDDLING (轉瓶)

在二次發酵及熟成的過程中,死去酵母細胞殘留在酒瓶中,形成酒渣
為了慢慢地聚集死掉的酵母碎屑到酒瓶的頸部,則需 “RIDDLING (轉瓶)”,將每一瓶氣泡酒瓶放置成頭下腳上,並定期旋轉的動作。

monmousseau 15.jpg 
(照片:上方為手工轉瓶,下方為機械轉瓶)

手工轉瓶,工作人員需定期來轉動瓶身,每次僅向右轉個90度,加上特定手法,才有辦法讓酒渣沈澱
由於兩隻手每次最多只能轉動兩個酒瓶,面對成千上萬的葡萄酒瓶,想必一定很花費時間
因此,進入機械轉瓶的時代,先將好幾十瓶的酒瓶排列在轉瓶籃中,利用機械將一整個轉瓶籃調整到所需角度
某酒窖導覽員表示,利用機械轉瓶並不會影響葡萄酒風味,卻更能有效率地沈殿酒渣,引導沈澱的時間減少了好幾倍呢~

現在,配合不同的需求,某些酒窖的轉瓶作業是由手工&機械並行

 

 *步驟六:DISGORGEMENT (除渣)

一旦當所有的酒渣都掉到了瓶頸,瓶頸就會被瓶口向前地放入極冷的濃鹽水或是液態氮中
冷凍瓶頸同時也冷凍了酒渣,使酒渣結成小塊
當打開瓶蓋子時,結塊的酒渣則會被瓶內壓力擠壓噴出,使瓶內僅剩下清澈的氣泡酒。

 

 *步驟七:DOSAGE (補液)

在除渣後,由於部份氣泡酒隨著酒渣流失,因此得補足酒瓶內足夠的容量
另外,為了增添風味而加入酒和糖的混合物,此作業則決定了氣泡酒的甜度等級

 

 *步驟八:CORK BOTTLES & WIRE CAPPING (軟木塞&鐵絲 封瓶)

利用軟木塞&鐵絲來封瓶,以防止氣泡酒因瓶內壓力而噴發
最後再貼上各家酒廠的酒標,就是可以拿到市面上販售的氣泡酒囉~~~

 

 

sparkling wine 1.jpg 
(照片取自網路)

 

 <<氣泡差異>>

泡酒倒入杯中產生的細沫、氣泡的大小和產生速度等,會因酒質和所用杯子而不同
研究表示,氣泡酒中的氣泡增加人體血液循環系統對酒精的吸收, 更容易使人陶醉哊~~ 

*持久氣泡:
一般來說,傳統法所製造的氣泡可以持續最久。

*大型氣泡:
有些大槽法會釀造出既大又扎口 的氣泡酒。這種大泡泡通常也都可以從直接加氣法釀成的氣泡酒裡發現。 

*細小氣泡:
傳統法和大槽法都由其可以生產出含有非常細小泡泡的氣泡酒而聞名。

*年份香檳:
隨著氣泡酒的年齡增加,它們的酸度及氣泡量會逐漸降低,而代價就是老年份的氣泡酒得到一種迷人的第三層香氣,通常類似榛果或是奶油。

 

 

 <<甜度等級>>

葡萄在釀成葡萄酒的同時,裡面的糖分部分會被酵母轉化為酒精,另一部分不被消耗的則作為“殘糖”留在葡萄酒裡
加上DOSAGE (補液)作業時,為了增添風味而加入酒和糖的混合物,而增加瓶內的含糖量
依最後的含糖量,分為不同的甜度等級

此為2009年歐盟重新發佈的甜度等級,產於歐盟區的產品都必須將甜度標示於酒標上
sparkling sweet.jpg

 

以上分級是針對瓶內的含糖量,然而葡萄酒內的酸味還是可能會影響人類對糖度的味覺哊~
由於我不愛乾澀的口味,所以只要看到sec, dry..的酒標都會避開 

要記得哊!! 品酒時得從甜度等級低的開始喝起
不然先喝甜的話,就感受不到甜度較低酒種的風味囉~~~

 

看到這裡,是否已對氣泡酒有進一步的了解了呢?
其他地區的氣泡酒,風味並不一定輸給著名的"Champange(香檳)"
而耗時的Classic Method / Traditional Method (傳統法)所釀製出來的氣泡酒,並不一定最符合你的口味
因為事實上,並沒有哪邊是真的比另一方好,各個產區、各種釀製法都有它們自己的優劣之處

 

不帶單寧、通常較為不澀的口感,使得氣泡酒成為葡萄酒世界中少數「完全不喝酒的人也較能接受」的酒款
尤其略帶甜味的氣泡酒更是失誤率極低的選項
加上慶祝時就一定要有氣泡酒的觀念,讓開瓶的一瞬間馬上進入慶祝的歡愉氣氛中


在法國,氣泡酒很常被拿來當Apéro餐前酒哊~
另一篇文章介紹到法國餐前酒飲食文化

❤APÉRITIF / APÉRO (Aperitif, 餐前酒, 讀音: 阿胚(ㄏㄧ)踢/阿胚厚)❤, 開動前得先開喝

 

 

 

<<資訊來源>>
*我的酒窖參觀 
*Wikipedia

Wine Folly 
台灣酒研學苑 


 

 <<相關文章>>
 

 ❤CAVE DES PRODUCTEURS DE VOUVRAY (Cave of VOUVRAY Producer, 武夫賴/武富雷 釀酒廠的酒窖)❤ @Vouvray, FRANCE, ★★★★AOC法定產區,且導覽品酒都很優

* ❤LES CAVES MONMOUSSEAU (Monmousseau Caves, 蒙穆索 酒莊)❤ @Montrichard, France, ★★★推薦多多的獨特酒窖

 

 

 

 

李台妹的法國人妻生活FB
https://www.facebook.com/%E6%9D%8E%E5%8F%B0%E5%A6%B9%E7%9A%84%E6%B3%95%E5%9C%8B%E4%BA%BA%E5%A6%BB%E7%94%9F%E6%B4%BB-1644056425864405/?ref=hl

fb page.jpg

 

 

arrow
arrow

    李台妹法國人妻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